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曲阜路小学教练何志胜指导校足球队训练。崇北忠 摄
“传球,快……”“来吧……进啦!”那专业而“标准”的踢球动作,随着足球“飘移”而起伏的喊声,让层层观众彻底被场上的“战斗”所感染,揪心不已。
如此精彩的一幕,并不是在北京国安和广州恒大的比赛中发生,而是在操场上发生,参赛的孩子们都只有8到13岁,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这所学校名叫天水市麦积区实验小学。
同日,2014年12月18日,由甘肃省教育厅组织的甘肃“校园足球龙源行”暨“校园足球先锋行”活动在该学校拉开帷幕。
因地制宜:校园足球开花结果
赛场上酷炫的“踢球姿势”背后,是对校园足球无尽的热爱,以及一次次刻苦的技术和体能训练。在麦积区实验小学操场上,中国教育报记者看到,学校足球预备队队员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踢球,他们或带着足球在障碍物间穿梭,或趴在地上,学习蛙跳,锻炼体力。
“作为甘肃省首批设立校园足球中心的学校之一,我们把过去以培养少数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打好联赛为目的的足球活动,转变为丰富全体学生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体质的群众性足球活动。”天水市麦积区实验小学校长石建说。
天水市麦积区实验小学的足球运动只是天水校园足球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水校园足球活动全面展开,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人数猛增至5万人。
今年甘肃省青少年足球联赛,天水市建三小学足球队包揽了所有比赛项目的冠军。“没想到我们能拿全省第一。当裁判吹响决赛结束的哨声时,我们的老师和队员们在场上紧紧拥抱在一起。”说起夺冠的情景,该校足球教练马兴依然激动不已。
事实上,天水市有6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硬件建设先天不足,原有校园体育活动以篮球、乒乓球为主,足球起步晚、基础薄弱,特别是师生足球意识淡薄,校园足球活动没有形成气候。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扩大校园足球的影响力,我们坚持从城市基础条件入手。”天水市教育局局长苏定武告诉记者,自2010年天水市被确定为全国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城市以来,天水市校园足球办公室综合考虑安全、交通、场地、经费、示范等因素,相继确定了秦州区、麦积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作为校园足球布局县区。
为增强孩子们的足球意识,天水市各学校及一些较大的学校利用校园橱窗、电台、校报、网络、征文比赛等媒体,广泛宣传、普及足球相关知识,让师生了解足球、爱上足球。
天水建三小学的足球课以前都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组织的,以打比赛为主。学校被列为配送学校后,校园足球逐渐步入正轨。现在,学校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实行分层教学,一至二年级以打比赛为主,三年级开始组织班训,四至六年级以打比赛为主。每周四下午的课外活动都是足球课间活动。
在学校业务指导中,天水市特别注重中小学校园足球普及工作的衔接,着力打造中小学校园足球生态链。小学生在学校培养足球意识,部分优秀注册球员进入初中、高中后进入新的校队。通过不间断的培训,不仅打通了有天赋学生成才的渠道,也影响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
经过几年的发展,天水市目前已有省级注册校园足球学校28所,注册球员560名,注册校园足球教练员56名,其中2名教师取得国家D级教练员资格,14名教师取得二级裁判员证书。
创新模式:精彩校园足球赛
天水市校园足球比赛包括校内班级联赛、校际交流赛、全市校园足球联赛以及推荐选拔优秀校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等内容,共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28支校队。
目前,校园足球已经成为天水师生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孩子们参加比赛的热情空前高涨。建三小学足球队中锋姚开斌在采访中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足球,每场比赛都会参加。因为在踢球的同时认识了很多名将,他会把足球作为自己一生的爱好。
实行主客场赛制是天水校园足球联赛的一大亮点,通过增加比赛场次,扩大知名度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奋感,营造校园足球的良好氛围。同时,小学采用五人制,初中采用八人制,高中采用十一人制。
四年来,天水市校园足球办公室始终坚持主客场制,每赛季精准编制“天水校园足球”联赛订单簿,精心安排年度联赛工作,加强督导考核,确保每场联赛落到实处,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联赛主客场制长效机制。
“广泛推行绿卡制度,是天水校园足球的一大创新。”天水市教育局体艺卫科科长陈光平介绍说,绿卡制度是一种奖励制度,如果裁判认为某支球队或者某位球员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应该受到表彰,可以直接出示绿卡。所获绿卡数量可以作为运动员个人选拔的重要依据。推行绿卡制度,主要是为了让球员在比赛中真正做到团结友爱,文明参与比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技术素质和道德修养。
校园足球联赛于2011年启动,天水市校园足球三级联赛已举办四个赛季,共举办400多场比赛,参赛学生人数达到22.4万名。
培养兴趣——让学生享受足球的快乐
校园足球为何在天水如此盛行?苏定武给出了答案:校园足球主要是让学生去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了打比赛,或者单纯追求竞技性。
因此,天水市在校园足球联赛中非常重视赛场礼仪,运动员的入场、退场、换人、交换队徽、向裁判致敬等都做得非常好,通过四年的历练,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胜负观念和心态,学会了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天水校足球办在校园足球QQ空间开设了“快乐足球”专题版,设立联赛总积分榜、进球榜,及时介绍校园足球活动,与学生互动。“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节目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小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风采,弘扬学生个性,并设计“金靴奖”、“最佳啦啦队编舞奖”等奖项。各分布校组织学生设计自己的队名、队徽。目前,28所分布校现已有自己的队名、队徽,并坚持联赛中队徽的交换、征集制度。
李志华原本是建三小学队的主力球员,在今年的全省校园足球联赛中,他一共打进了27个球。因为足球表现突出,他被成都塘湖外国语学校特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李志华说:“踢足球就像读书,不仅要下苦功,还要动脑子。”
作为天水市三级校园足球联赛的副产品,“足球宝贝”啦啦队比赛成为天水校园足球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光平介绍,校园足球联赛开展之初,一些足球学校就组织“足球宝贝”主场啦啦队,为主队加油助威。市校足球办抓住这一契机,设立啦啦队比赛作为校园联赛的延伸,在比赛间隙举行。学生们身着漂亮的表演服装,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跳起以“阳光运动、快乐足球”为主题的啦啦队舞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这项盛事中来,为比赛加油助威,烘托比赛气氛。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足球啦啦队总决赛冠军,对前三名队伍进行表彰,同时还将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音乐奖、最佳服装奖、最佳编舞奖等。
“每次大赛前,校园足球队和啦啦队都会在下午的课外活动中同步训练,这让大部分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把对足球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学科的动力。”龙源中学副校长何平说。
目前,天水校园足球已延伸至非分布学校、社区,一些企业开始赞助青少年足球赛事。全社会重视足球的氛围也初步形成,全市青少年学生对足球的热情空前高涨。(特约记者 闫锁天 记者 崇北忠 黄金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