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从小开始”不仅是体育界的共识,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在北京,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足球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四五岁的孩子们也开始上足球“启蒙班”。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儿童足球培训机构很容易找到,但家门口可供孩子们踢足球、练习足球的场地却非常少,甚至一些社区已经开始对足球实行“禁令”。
吐槽
在家踢足球太难了。
“我上了半年足球课,一次都没练过!”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快5岁的时候才报了足球班。“我选的时候参加兴趣班的时候,我以为足球的推广和普及会越来越大,成为普通百姓可以接触到的群众性运动,没想到培养这个兴趣却卡在了无法找一个练习场。”
周女士家住马店南村,小区里原本有一块空地,可以供小朋友玩耍、踢足球,但出于安全和管理考虑,小区内不允许踢足球。“假期里小朋友踢足球的时候, “他们被保安严厉批评了,家长也被叫来了,”周女士说。
小区里不能踢足球,旁边的小公园也不能踢足球。双秀公园就在马店南村小区旁边。公园出示的提醒牌上明确写着,禁止携带球、水枪等进入公园。在禁止携带物品的示意图上,还清晰地画着一个足球图案。“据我们观察,公园里有空地,但都被这些活动占用了,比如比如踢毽子、跳绳、羽毛球、广场舞等。踢足球确实比较激烈,但我带孩子就是想练练控球,找找脚感,又不是去打比赛。这点小要求,不能都能得到满足。”周女士认为,目前的管理措施过于千篇一律。
周女士家附近的马甸公园其实早就规划好了足球场,但居民们等了两年多才开放。周女士认为,任何兴趣的培养都需要练习,而孩子们只有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才会更感兴趣,才会坚持下去。
访问
地点:亦庄文化公园西苑足球场
大门紧锁,落叶堆积,很压抑
一些居民为家附近缺少运动场地而苦恼,另一些人则想知道,为何规划中的儿童足球场没有正常运营?
家住亦庄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亦庄文化公园西园原本计划修建一个大型儿童足球场,但不知何故大门紧锁。公开信息显示,该球场占地面积逾体育场馆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分为多个不同规格的标准足球场,其中包括4块5人制足球场、2块6人制足球场、5块7人制足球场、1块11人制足球场。一方足球场。
3月10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亦庄文化公园西园,公园地图上西北方向标示着足球场,记者找到场地后发现,足球场被围栏“围”了起来而且入口大门紧锁,外面的人进不来。市民陈先生说:“我跑这里两年多了,这是我唯一的出路,从来没见过它开着,感觉这样优质资源被浪费了。”
在体育场入口处,只能通过一个小亭子进入足球场,亭子也是上锁的。记者看到,亭子里面的接待台和地板,亭子外面的门框上都积满了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照料了。从围栏里看去,体育场上的落叶和树枝一层层地堆积着;破烂的椅子孤零零地被遗弃在体育场的中央;一些体育场周围宣传标语、广告条幅已脱落、破损,露出里面的木板,体育场外的塑胶跑道上的沥青已出现龟裂……
随后,记者分别致电场馆运营公司索福德体育和亦庄文化园西园服务监督热线,得到的答复是场馆硬件设施受损,需维修后方可开放,目前仍处于恢复运营状态。正在筹划中,但具体开放时间尚未公布。
地点:马甸公园足球场
“资金链断裂”两年多,“试跑”才刚刚开始
3月9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找到马甸公园足球场。足球场分为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四周有绿化带和蓝色围栏,入口大门紧锁。透过缝隙望去,围栏外,绿色的草坪明亮整洁,足球场旁的空座位、垃圾箱等配套设施也齐全,时不时会有路人探出头来往围栏内张望。
记者致电马甸公园,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足球场配套设施资金链断裂,暂未对外开放,目前处于试运营计划。
3月11日下午6点,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围栏已被拆除,一大一小两个足球场已经开始试运行。
大足球场上,一群少年正踢得激烈,小足球场则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入口处贴有“入场须知”、“智慧场地游戏须知”、二维码小程序等内容。建议5岁以上、身高1.6米以下的儿童入场游玩,记者发现,这片场地可以提供“门球大战”“踢瓶子游戏”“变形游戏”等一系列趣味足球游戏。
记者看到,该球场并没有传统的框架式“球门”,而是由16块面板拼接而成的墙面和4块“智能互动电子球门”。这座智能球场通过“闪烁的色彩”告知球员比赛的胜负,通过改变玻璃屏上不同区域的目标击中点,参赛者可以充分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
据了解,试运营期间,该体育场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问题
应该禁止在公园踢足球吗?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孩子踢球不需要专业场地,如果真的去成人的球场踢球,费用又贵,也很难招够孩子,很多郊野公园都没有这么多限制,但距离太远,还有时间成本。“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城市公园踢足球?”
记者发现,双秀公园并非唯一一个明确禁止踢足球的公园,东城区青年湖公园也在《公园指南》中写到,公园内禁止踢足球。青年湖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公园内曾发生过“踢球打人”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公园内禁止踢足球。《北京市公园条例》第46条也规定,游客不得踢足球在公园内非运动场所吸烟。从规定来看,公园的“禁令”确实“有法可依”。
双秀公园禁带物品示意图上,清晰地画着一个足球图案。
北京青年湖公园在《游园须知》中,明确禁止在公园内踢足球。
“管理单位关心游客安全,我们能理解。但我们还是希望有条件、有空间的公园能想办法照顾好孩子。”市民胡先生说,比如,规划一个单独设置场地,尽量不打扰其他游客。“其实不需要很大标准的场地,小孩子练习控球、传球就够了。”此外,胡先生还建议管理部门推动重新开放废弃场馆,为市民提供服务。
建议
利用大中小学校园
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将校园体育场馆在周末和节假日开放,以弥补城市可用土地资源的不足,但至今这一建议并未真正付诸实施。
儿童体育培训机构创始人杨波曾尝试联系一些中小学,希望在周末特定时间收费开放体育场馆,但学校出于安全管理考虑拒绝了他的建议。一些学校还表示虽然他们认为这很有意义,但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即使收取场馆维护费,也没有办法“入账”,因此缺乏动力。
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能共用足球场吗?记者发现,北京部分高校对校外来访者仍有诸多限制。中国政法大学值班保安告诉记者,校外来访者需与老师联系校外来访人员须说明原因并进行登记,校外来访人员暂不得使用校内活动场所;中国传媒大学来访人员需自行联系任课老师方可进入校园。
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仅为30%左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担心安全隐患”、“占用学生运动空间”等问题“周末开学”和“与教学时间冲突”是很多高校不愿意共享校内场地资源的原因。周女士认为,如果学校要在周末开学,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进行需求调查后,在部分学校推行试点项目。
社区微装修“挤占”踢球空间
相比公园,在空间有限的社区踢足球更容易引发邻里矛盾,为此,一些社区开始对足球实施“禁令”。有什么办法既能满足孩子们踢足球的需求,又能避免足球带来的危害呢?受伤了吗?
杨波所在的儿童体育培训机构受到多家小区物业的邀请,对闲置场地进行微改造。在朝阳杨闸环岛附近的菁桐园,原有的体育场馆经过改造,可以举办五人制足球比赛。足球场“落户”社区。“对于小孩子来说,场地不需要那么大,大人用的标准场地有点浪费。同时,对于入门级足球来说,一个太大的场地“球场太大,不利于小学生保持较高的触球频率,他们就傻傻地跑来跑去。”职业足球运动员杨波说。
如果说“笼式足球”,占用的空间就更小了。近日,杨博在西二环附近的广安门南滨河路附近发现了一个适合小孩子踢足球的“铁笼子”。虽然它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圆形场地,草坪上还有一圈高高的铁丝网,防止足球被踢到路上。“笼式足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足球发达国家,如巴西、英国、法国、荷兰等,对于寸土必争的核心区域,或是已经规划好的公园,用“笼式足球”提供踢足球的场地,也是双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