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职业化近20年普及率极高
这得益于近40年来日本足球本身的快速发展。 经过职业联赛20年的洗礼,日本足球人口已达480万,几乎是世界冠军西班牙和南美劲旅阿根廷的总和。 日本足球不仅足球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足球体系非常完善。 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球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联赛进行练习。
人口基数巨大,几乎是世界冠军西班牙的两倍
1991年推进足球职业化改革时,日本足球不再只关注国家队和顶级联赛,而是更加注重基础推广和普及。 因此,经过20年的持续投入,足球在日本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如果只看玩家占总人口的比例,那么日本的数据约为4%。 尽管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但仍落后于大多数传统的欧美足球强国。 不可忽视的是,日本拥有近1.3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因此其绝对值仍然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根据国际足联公布的数据,目前日本球员总数已达480万(其中2010年注册球员人数达到104万)。 480万是什么概念? 我们以“双冠王”西班牙队为例。 该国仅有283万玩家(注册玩家65万)。 我们再看看南美劲旅阿根廷。 玩家总数只有265万(注册玩家33万)。 此外,在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普及率较高的足球强国,球员总数也不过400万至500万之间。 因此,单从足球人口规模来看,日本基本达到了欧美强国的标准。
对比一下中国的情况。 据国际足联统计,中国国内球员总数已达2616万人。 但在这个看似惊人的数据中,注册玩家数量却只有71万。 也就是说,尽管日本的人口基数远小于中国,但其注册球员数量却比中国多,而且在裁判数量上也有近一倍的优势(24.9万人对12.9万人)。 这两个比较有价值的数据足以证明日本足球在受欢迎程度上遥遥领先。
完整的联赛体系,每年举办50余场各级别、各类型赛事
拥有庞大的足球人口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接下来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配置和选拔这些人才资源,这也涉及到联赛体系的问题。
过去我们谈论日本联赛的成功时,通常只谈论J1、J2等顶级职业联赛。 但事实上,日本的联赛体系远不止这两个级别。 J2之下,还有一项半职业赛事,名为“日本足球联赛”(JFL)。 再往下看,日本的九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区联赛,有的地区联赛还分为两级。 地区联赛下设地级联赛。 有些联赛分为四个级别进行比赛。
如此算来,日本联赛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级别:J1、J2、JFL、地区联赛和都道府县联赛。 如果再细分的话,甚至可以分为九级联赛体系。 体系的完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英格兰、意大利等历史悠久的足球强国。 根据日本足协公布的最新数据,国内球队总数超过2.8万支。 这是日本足球的基石。
而且,各级联赛之间都有晋级的渠道。 理论上来说,即使是联赛最低的球队,经过多年的努力,也有可能出现在J联赛的舞台上。 虽然这种情况实际发生的概率很低,但至少给了每支球队、每名球员一个追求梦想的机会。因此,即使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区联赛、地市联赛也总能红火进行,从而激发全国人民对足球运动的热情。
凭借强大的群众基础,日本足球在过去20年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赞助,他们的联赛也得以更好的发展。 如今,足球已经发展成为日本体育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1亿元的总票房收入和J1联赛8.7亿元的商业收入,都是中超联赛难以比拟的。
上座率直追意甲,浦和队门票收入达到欧洲豪门水平
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创造更大的商业利益。 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广大球迷前来观看比赛的基础上。 因此,通过观察近年来J联赛的上座率变化,我们不难感受到职业化改革的成功。
据1999年统计,J1联赛平均入场人数为11658人,J2联赛平均入场人数为4596人。 整整10年后,这两个数字在2009年分别变成了19,126和6,326,增长了64%和38%。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曾经被誉为“小世界杯”的意甲联赛,同期场均上座人数也只有2.4万人左右。 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J1联赛在这项数据上超越意甲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们来看看门票收入。 根据2009赛季数据,每支J1俱乐部平均可赚取7.27亿日元的门票收入,比1999年的4.56亿日元大幅增长。其中盈利最多的一支,季票收入高达2.8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近2400万欧元。 据《米兰体育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国际米兰、AC米兰和罗马本赛季的比赛日收入分别为2800万、2300万和2100万欧元。 也就是说,仅就比赛日收入而言,浦和红宝石并不亚于意甲豪门。
整体盈利能力惊人,2/3的球队实现盈利,大牌球队的收入可以达到欧洲中游水平。
对于浦和红宝石来说,28.1亿日元的比赛日收入并不是昙花一现。 追溯到2008年,俱乐部相应的收入也达到了28.6亿日元。 而且,这笔巨款还只是整体收入的一小部分。 财务报表显示,浦和红宝石2008年还有另外三项主要收入,即赞助费23.7亿、联盟分成3.5亿、其他收入15亿。 元。 如果算上比赛日收入,浦和红宝石整个赛季的收入高达70.9亿日元(折合6100万欧元),相当于欧洲五大联赛中的中档俱乐部。 至于所有J1联赛俱乐部的总收入达到了621亿日元(折合5.4亿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621亿日元中,有近58亿日元来自联盟共享。 对于整个联赛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将出售电视转播权和接受商业赞助的收入分配给各个俱乐部,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平衡实力的效果。 例如,像浦和红宝石这样的豪门俱乐部,联盟份额只占总收入的5%。 不过,对于大阪飞子这样创收能力较弱的俱乐部来说,联赛分成却是一笔非常重要的收入。 他们在赛季中获得的分成高达6.7亿日元,甚至高于比赛日的6亿日元。 收入。
得益于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J联赛俱乐部整体保持着较为理想的财务状况。 据2008年统计,18家J1俱乐部中有6家出现亏损,利润在2000万日元以下的俱乐部有6家,利润在2000万至4000万日元之间的有1家,利润超过4000万日元的俱乐部有5家。 高达三分之二的俱乐部利润率,足以让欧洲众多联赛羡慕并学习。
2009年J1联赛的总门票收入为13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亿元。 中超联赛历史最高上座率是2009年240场比赛每场16300人。如果按平均票价35元计算,总票房约为1.3亿,约为全年票房的1/9。 J1联赛。
J联赛的营业收入高达8.7亿元,是中超联赛历年最高收入1.96亿元的四倍多。
日本足球实力离开亚洲加入欧洲
中国足球不仅赛场表现不佳,而且还存在与“劣势”技术相匹配的相关软硬件服务。 然而,中国足球糟糕的硬件却被成绩冲淡了。 等云开雾散,你就会发现,双方都受到了伤害。 。
国家队成绩大幅提升,年年挑战世界前十强队,国内俱乐部开始称霸亚洲。
在1991年日本启动职业足球改革之前,日本队从未进入过世界杯决赛圈,也从未获得过亚洲杯冠军。 职业化改革后,日本队在过去20年里四次晋级世界杯,其中两次打进16强。 在亚洲杯上,日本队近年来四次夺冠。 此外,1999年,日本青年队还在世青赛上获得亚军,实现了亚洲足球在青少年领域的突破。
根据国际足联公布的国家队积分榜,1993年日本队仅排名第43位,如今这一排名已攀升至第17位,成为所有亚洲球队中排名最高的成员。 更难能可贵的是,日本队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亚洲内战”上。 他们在欧美强敌面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如,2001年联合会杯小组赛,他们1-1战平“恩师”巴西,最终在决赛中0-1不敌世界杯冠军法国队。 包括去年南非世界杯,日本队在小组赛中击败了丹麦队和喀麦隆队。 随后举行的热身赛中,表现出色,1-0战胜阿根廷。
除了在国家队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外,日本足球在俱乐部领域的成功也不容小觑。 2007年,浦和红宝石队夺得亚冠联赛冠军。 一年后,夺冠球队被大阪飞子取代,实现亚冠J联赛两连冠。
球员们已经成功镀金,他们的代表已经跻身欧洲顶尖行列。 更多的日本球员仍在出国留学的路上。
日本足球今天取得的成就,与一大批国足球员的海外成功经验密切相关。 在“脱亚入欧”的过程中,日本人也付出了“赔钱赚”的代价。 三浦知扬之所以能够在1994年登陆亚平宁足坛,就是因为日本财团在幕后瞄准的高额赞助。
虽然三浦知良的意甲之旅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日本足坛并没有放弃这种利用资金优势推动球员出国留学的模式,最终凭借中田英寿取得了成功。 中田英寿效力意甲的那些赛季,无论是在佩鲁贾、罗马还是帕尔马,他的城市都会迎来大量的日本游客,为俱乐部和整个城市带来可观的收入。 同时,中田英寿在球场上的出色表现也为日本球员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因此,在那段时期,包括中村俊辅、小野慎司、稻本润一在内的一大批日本国脚都前往欧洲高级别联赛踢球。
在这股留学热潮中,日本球员的实战能力和比赛经验得到了提升,从而为国家队带来了更好的成绩。 至于日本队在国际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也成为了向欧洲俱乐部提拔更多日本球员的重要机会。 因此,即使排除商业创收因素,各大俱乐部也会热衷于寻找在世界杯和奥运会期间表现出色的日本球员。
在欧洲联赛中,以香川真司、长友佑都为代表的新一代日本球员已经成长为欧洲豪门的核心人物。 而他们的成功,势必会吸引更多来自欧洲俱乐部的日本球员的关注,从而掀起新的留洋热潮。
日本足协为国家队设定的目标是每年至少与世界排名前十的球队进行2场比赛。 去年不乏友谊赛1-0战胜阿根廷等经典比赛。
近年来日本足球的代表人物香川真司(左)被评为2010-11赛季德甲联赛上半程最佳球员。 他带领多特蒙德以12分的优势登顶德甲。 长友佑都加盟了上届欧冠冠军国际米兰,并在上一场比赛中打进了自己的首粒进球。
日本足球的水平在亚洲已经处于顶尖水平。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日本足球仍有可能变得更好。 或许日本人喊出的“2050年世界杯不是梦”确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